“临界生分析”的版本间的差异
来自成绩云帮助中心
第4行: | 第4行: | ||
(如果分数划线值不为0,将忽略名次值)<br> | (如果分数划线值不为0,将忽略名次值)<br> | ||
<br> | <br> | ||
− | [[文件: | + | [[文件:初中临界生设置.png|border]]<br> |
<br> | <br> | ||
'''名次划线:'''根据本次考试成绩排名进行划分;<br> | '''名次划线:'''根据本次考试成绩排名进行划分;<br> | ||
第12行: | 第12行: | ||
未分科的年级只需要设置一个分数范围;已文理分科的年级需要分别设置文科、理科分数范围。<br> | 未分科的年级只需要设置一个分数范围;已文理分科的年级需要分别设置文科、理科分数范围。<br> | ||
<br> | <br> | ||
− | [[文件: | + | [[文件:初中临界生名单.png|border]]<br> |
<br> 点击学生的姓名学号,可以查看该学生的详细分析页面。 | <br> 点击学生的姓名学号,可以查看该学生的详细分析页面。 |
2022年6月16日 (四) 08:17的版本
分析成绩临近设定的分数界限的学生名单,以及每班临界生所占比例。
如果勾选“临界生分析”,需要输入对应的临界生范围,可以按年级/科内名次进行设定或按分数值进行设定。
(如果分数划线值不为0,将忽略名次值)
名次划线:根据本次考试成绩排名进行划分;
未分科的年级按年级总排名进行划分;已文理分科的年级按科内排名进行划分。
分数划线:根据本次考试各科总分进行划分;
未分科的年级只需要设置一个分数范围;已文理分科的年级需要分别设置文科、理科分数范围。
点击学生的姓名学号,可以查看该学生的详细分析页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