== 2.1“标题”、“创建日期”必填;<br>[[文件:填写基本信息.jpg|border]]<br>
 
== 2.1“标题”、“创建日期”必填;<br>[[文件:填写基本信息.jpg|border]]<br>
 
== 2.2第①步:选择纳入分析的考试。在该年级已发布的历次所有考试中勾选;<br>[[文件:第一步.jpg|border]]<br>
 
== 2.2第①步:选择纳入分析的考试。在该年级已发布的历次所有考试中勾选;<br>[[文件:第一步.jpg|border]]<br>
== 2.3第②步:自由选择需要纳入分析的科目。;<br>[[文件:第二步.jpg|border]]<br>
+
== 2.3第②步:自由选择需要纳入分析的科目;<br>[[文件:第二步.jpg|border]]<br>
== 2.4第③步:输入偏差系数。(即当学生单科名次与总分名次相差超过『系数*全年级总人数』时,认定为偏科。)<br>[[文件:第三步.jpg|border]]<br>
+
== 2.4第③步:输入偏差系数(即当学生单科名次与总分名次相差超过『系数*全年级总人数』时,认定为偏科。);<br>[[文件:第三步.jpg|border]]<br>
 
注:<br>
 
注:<br>
语数英物/历:计算偏科名次差距时,会区分物理/历史类统计单科名次和总分名次的差距。<br>
+
'''''语数英物/历:计算偏科名次差距时,会区分物理/历史类统计单科名次和总分名次的差距。'''''<br>
化生政地:计算偏科名次差距时,会统计全体的单科名次和总分名次的差距(即不区分物理/历史)。<br>
+
'''''化生政地:计算偏科名次差距时,会统计全体的单科名次和总分名次的差距(即不区分物理类/历史类)。'''''<br>
[[文件:偏科结果举例.jpg|border]]<br>
+
[[文件:偏科举例.jpg|border]]<br>
== ==举例说明:系数填写1%时,语文在物理类的参考人数是400,偏科名次差是4,平均名次是16,与总分平均名次2相差低了14名,则算作偏科中的弱势科目,标记为绿色+↓,反之,高于总分平均名次的科目标记为红色+↑;相差上下没有超过4名的科目不做特殊标记。<br>
+
== ==举例说明:如上图,系数填写1%时,假设语文在物理类的参考人数是400,偏科名次差是1%*400=4名,平均名次是16(所勾选考试的名次值平均),与总分平均名次2相差低了14名,则算作偏科中的弱势科目,标记为绿色+↓;反之,高于总分平均名次的科目标记为红色+↑;相差上下没有超过4名的科目不做特殊标记。<br>
== 2.5第④步:指定进行对比的学生名单,下载名单模版,填入名单后上传(下载模板)。名单可以从上一步的聚类搜索结果获取,也可自行对照模板填写上传;<br>[[文件:第四步.jpg|border]]<br>
+
== 2.5第④步:指定进行对比的学生名单,下载名单模版,填入名单后上传(下载模板)。(名单可以从上一步的聚类搜索结果获取,也可自行对照模板填写上传。);<br>[[文件:第四步.jpg|border]]<br>
 
== 2.6第⑤步:特色选项。根据偏科科目自动按任课表标记负责老师。(请注意,勾选此项将会覆盖上传名单中的负责老师)<br>[[文件:第五步.jpg|border]]<br>
 
== 2.6第⑤步:特色选项。根据偏科科目自动按任课表标记负责老师。(请注意,勾选此项将会覆盖上传名单中的负责老师)<br>[[文件:第五步.jpg|border]]<br>
    
<br>
 
<br>
 
'''3.查看分析结果。'''<br>
 
'''3.查看分析结果。'''<br>
Call to undefined function each() at /mnt/xvdc1/chengjiyun/public/wiki/includes/diff/DairikiDiff.php:438